芒果体育·(mgty)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蕾奥规划金诚信机械设备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7:01    浏览:

[返回]

  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包括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两大领域,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M74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发展密切相关,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运行周期影响,规划行业业务规模缩减、业务类型变化、景气度整体下滑。另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改革,规划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而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带来规划技术的迭代更新。在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新时期,规划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也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虽然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经济韧性强,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基本面长期向好,国家提出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叠加为经济恢复提供重要支撑。2023年,在国家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0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0%,增速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近3个百分点。

  数字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国纷纷抢占的制高点和新赛道,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描绘了数字中国建设到2025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以党的中心任务的高度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的整体布局,也标志着数字中国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16年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2.62万亿元增长至50.20万亿元,占当期GDP的比重也由30.30%增长至41.50%;预计到203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超过100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成为了国家立足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发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在城市管理领域纵深推进,智慧城市产业规模将会日益扩大,将为行业内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及经验积累的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2023年,国家作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2023年全年,“三大工程”建设多次出现在中央高层会议,其中:2023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023年7月、202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加大推进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将继续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国家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激发建筑业、房地产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活力,创造增量需求,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扩大内需、促进投资起到重要作用。未来几年,与“三大工程”建设高度相关的城市更新业务需求将会有所爆发,规划设计行业仍有稳定充足的市场空间。

  按照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城市快速扩张建设的时代已然过去,并将不可逆地进入城市运营时代,城市经济的发动机已从扩张建设转向存量运营。国家“十四五”规划就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其作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工作重点之一。存量时代的建设方式正是以整治置换翻新为主的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不只是形态和功能上的空间更新,更是以城市高效运营为前提的内容更新,还是城市发展理念、路径、模式、制度、治理等的机制更新。

  虽然以往以新区、新城建设为主导的城镇空间大规模扩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建成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进入城市运营时代,旧城区的存量更新和品质提升需要城市规划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将成为巨大的规划市场需求。未来,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转型既让传统规划需求日渐萎缩,但也展露出城市运营这条“第二曲线”下的广袤市场前景。

  公司深耕规划设计业务领域多年,始终秉持“行动规划+运营咨询”的技术理念,是一家全国性的致力于提供精准有效并兼具操作性的建设+运营规划解决方案的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公司近年来规划设计业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均超过90%,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市场排名前列,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凭借良好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口碑,业务已覆盖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成为国内少数能够覆盖全国市场的上市民营规划设计企业。此外,公司拥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专业乙级资质和土地规划机构丙级资质,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风景园林协会理事单位、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APR会员单位等国家、省市级及国际行业学/协会的成员单位,公司综合实力得到国家、省级及市级各类行业学会协会的高度认可。

  同时,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广东省数字化TOD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更新研究工作站,科研能力亦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坚定不移地以打造“智慧城市规划运营专家”为目标,在巩固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业务的同时,全面拓展城市运营业务与智慧城乡(数字经济)业务,并大力发展与智慧城市、智慧规划、智慧运营等方向相协同的投资业务。目前,公司服务领域涵盖以下四大业务板块:

  公司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业务板块针对中国城市进入科学发展阶段的大趋势和新需求,走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道路,在传统城市空间规划的点、线、面的空间三维基础上,加入了时间、财力、组织的操作三维,积极倡导并践行融“目标谋划+空间规划+运营策划+行动计划”于一体的“行动规划+运营咨询”的技术理念,强调规划方案的可落地性、实施过程的可动态调整性、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定制性、方案设计的艺术创新性四者缺一不可。公司在国土空间规划、战略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更新、TOD综合开发、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政策与咨询、交通市政、总师服务、在地化服务、乡村振兴及村庄规划等领域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数字化TOD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住建厅认定的广东省城市更新研究工作站成立也成为了公司在上述领域的技术实力的证明,有利于公司相关业务的开展。

  其中,城市更新类业务(包括城市更新总体规划、产业园区改造、城中村及旧居住区改造、城市微更新和土地整备等)作为公司拳头产品之一,是公司重要业务板块,也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新热点。公司长期参与城市更新工作,成立城市更新全资子公司与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部门拓展相关业务,形成了以深圳市场为核心的发展版图,已完成《城市更新顶层设计产品说明书》《区级政府城市更新服务产品说明书》《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产品说明书》《“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城市更新项目的低碳评价体系研究》等多个研发课题,信誉、口碑获得各界认可。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下半场,中国城市逐渐由营建阶段向营运阶段过渡,城市发展由工业化向智能化转变,城市面临资产运营增值的迫切需求。公司紧抓这一发展趋势,提出“智慧城市规划运营专家”的战略定位,加大在智慧城市与运营业务方面的投入,并以智慧和运营为核心,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建设项目的运营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的智慧、运营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致力于提供一体化综合咨询解决方案、项目运营管理、土地资源盘整、项目策划与研究、投融资解决方案、产业研究与咨询等领域的建设和链接外部资源的同时,着力推进样板工程,打造具有市场推广复制能力的示范性项目和样板产品。

  在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新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求。公司智慧城乡业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持续运营为牵引,充分发展公司时空数据智能与空间协同发展的专业优势,围绕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发展过程中的痛点,统筹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为基础要素,以二三维虚实融合的空间计算平台为基础载体,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面向城市、园区、社区、乡村,以及低碳能源、产业招商、公共服务、土地更新等领域,提供场景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不限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空间计算平台、城市规监管运数字化解决方案、智慧园区/社区/乡村/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城市知识图谱及AIGC应用等,为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更有效、更高效的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

  公司投资业务主要围绕公司各生产单元与政府平台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投资布局产业链资质等方向为公司传统规划设计业务赋能,并推动城市运营与智慧城乡(数字经济)业务发展,战略布局Pre-REITs业务等。

  2022年,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方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规模5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向聚焦在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城市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报告期末,基金已累计投资6个项目,投资金额4,539.78万元,分别为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95.00万元)、东莞光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431.50万元)和深圳市森美协尔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935.00万元)、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600.30万元)、宁海宏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477.98万元)、镭神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00.00万元)。

  招投标模式是本行业比较普遍的业务承接模式,具体招投标方式主要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公司一方面依靠长期合作的老客户、自身品牌知名度及技术特长的影响力来被动获取相关项目信息,另一方面也长期主动对公开招投标信息网站进行跟踪、搜寻、采集,对有意向承接的项目招投标信息进行整理。获取项目信息后由专业人员对项目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并上报,由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对其进行评议和审查。确定承接的项目,属于招投标类项目的,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应标工作。在中标后,再与招标方进行正式合同条款的谈判。合约签订后,规划设计工作正式开始进行。在参与规划设计业务招投标的基础上,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规划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城市投行与城市运营领域的专业能力,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补足短板,未来将积极拓展P(规划)+F(投融资)+EPC(工程总承包)+O(运营)的一体化服务领域的竞标能力。

  对不属于前述法定必须进行招投标且客户不要求招投标的项目,公司在收到邀请或获取项目信息后,公司会组建临时项目组,通过收集资料和与客户进行沟通,深入了解项目情况,必要时起草项目策划书提交给客户。对于意义重大、创新突出或技术复杂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会组织召开由公司一定级别以上人员主持的专题策划会展开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形成项目策划书。项目策划书获得客户认可后,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合同,并成立正式的项目组,按照公司技术管理规定提供相应的规划技术服务并分阶段收取技术服务费用。若合同存在相关约定,公司也会提供后续技术咨询和服务。

  为了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公司结合产品识别度更高的新业务类型。将加快建立“平台+样板”的新营销模式。

  平台建设:公司通过内部数字化转型,对现有客户实现网络化管理,形成高频次响应互动的客户需求管理平台。通过参与《中国城市运营蓝皮书》和《未来社区》的编制,进一步拓展公司对潜在客户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用户群体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穿透率。此外,通过与各细分领域专业公司的合作,搭建城市运营的生态平台,提高为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样板建设:公司结合城市投行、产业发展、运营服务、智慧终端等新业务类型,进行重点研发创新,打造更具市场推广复制能力的样板产品。

  随着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样板项目的不断成熟,两者通过良性互动,最终实现核心产品的快速推广复制能力。

  项目承接后,公司综合考虑项目来源、难易程度等因素,将业务项目划分为总部管理项目(简称“总管项目”)和部门(分公司)管理项目(简称“部管项目”),并选择确定项目承担部门、项目组成员以及对应的主管总师。项目执行人员通过现场调查、客户访谈等方式,了解客户具体需求,确定设计依据、方案思路、技术参数等,并根据合同约定分阶段开展设计工作。

  公司为每个项目指定主管总师,结合不同项目各自的时间节点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控。公司根据项目技术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合理进行任务下达、方案设计开始前的输入评审、各阶段成果的内部技术评审、最终成果的归档管理等措施对项目进行质量管控。输入评审和内部技术评审由主管总师结合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管理的相关行业规范以及客户要求,通过评审会等形式对项目设计方案和各阶段成果进行指导和评审。项目成果在通过内部评审交付客户后,如果客户存在实质性修改意见或者新的方案要求,项目执行人员需要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内部评审,直至客户确认审核通过。

  在承接项目及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公司为了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大力推广总规划师服务,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实现与客户的长期伴随式成长,并选择时机和合适的地点,通过成立专业合资公司的方式,实现更紧密的合作。

  公司采购的内容可划分为日常采购和外协采购两类。日常采购包括各种技术设备、软件、耗用材料、家具等物品采购以及效果图制作、打图、晒图、模型制作等设计制作服务采购。对于日常采购,公司通常在取得采购商品或服务完成且经公司验收认可后,一次性支付采购款项。

  金诚信机械设备

  公司外协采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咨询服务外协,内容主要为基础性、辅助性的数据统计、调研及素材提供工作,包括基础信息收集、测量测绘、前期规划研究、技术方案咨询、建筑物理环境分析、创意咨询、商业策划、专题研究等项目咨询服务或工作;另一类为设计服务外协,主要是由于暂时性的人手不足,为出于专业分工、提高项目执行效率以及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等角度的考虑,将非核心环节的业务或部分辅助设计等非关键环节的设计内容向外采购。

  公司是国内深耕规划设计业务细分领域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在规划设计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首先,公司拥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专业乙级资质和土地规划机构丙级资质,具备在全国市场开展业务的资质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在规划设计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其次,作为少数已在国内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的全国性规划设计单位,多年来,公司凭借质量较高、创意新颖的设计方案参与市场竞争,完成了众多具有技术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的项目,通过实施精品项目在业界积累了明显的品牌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超过300项各类国际组织、国家、省市优秀设计奖;公司员工在包括《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规划师》《现代城市研究》《风景园林》等规划领域核心刊物在内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累计达到465余篇。公司业务能力和技术实力得到了市场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较强的市场综合竞争力以及较高的品牌美誉度。

  作为智慧城市规划运营专家,公司持续践行“行动规划+运营咨询”技术理念,在城市建设至运营的完整产业链上,持续精进服务品质和效率,助力城市运营,推动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项目、个人三个层面均获高度认可。公司层面:凭借公司在城市建设方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专业水平,公司收到包括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深圳市多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等政府机关,以及企业客户的20封感谢信,对公司在2023年中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公司主动服务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过硬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许。

  项目层面:2023年,公司继续凭借质量较高、创意新颖的设计方案参与市场竞争,完成了众多具有技术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的项目,共获得各类国际组织、国家、省市优秀设计奖98项,成果备受认可。其中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北社区公园群项目、观澜河生态走廊专项规划项目、“十四五”江宁区公园城市发展规划项目分别获得2023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一、二、三等奖;另外,2023年度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风景园林奖,公司荣获6项大奖(杰出奖1项、卓越奖2项、荣誉奖3项)。

  个人层面:2023年,公司总景观师魏伟被授予“广东省风景园林设计大师”称号,另外有4名优秀青年设计师荣获2023年度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十佳青年规划师”、“十佳青年工程师”、“十佳青年景园师”称号,公司人才实力亦被广泛认可。

  作为为数不多的深耕全国市场的规划设计行业的上市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凭借城乡开发建设运营产业链前端的有利位置,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积极、多层次开拓市场,为市场布局赢得先机。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驱动力,拳头产品是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优势的体现,以董事长王富海先生为核心的技术骨干,早期在深圳城市规划创新中就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实践经验,自公司创立伊始,即从城市需求和市场格局出发,提出了“行动规划”的技术理念,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蕾奥-行动规划”已广为市场和行业所接受,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丰富了规划行业的产品类型,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改革和进步。公司出版发行的《开创城市规划2.0——行动规划十年精要》《城市更新行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模式》等学术书籍,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为适应新时期的变化,近年来,公司在“行动规划”理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行动规划+运营咨询”的技术理念,在市场拓展、组织架构、技术储备等方面不断强化规划设计业务与运营咨询业务联动的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占据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广泛设立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在地化服务。公司大力推进的分公司管理和技术交流措施强化了面对当地客户的在地化沟通和服务,以分公司为抓手增强与各地客户的联系,及时掌握各地规划单位资讯、行业动态、市场需求,为公司准确把握市场提供信息与支持,反向也帮助公司优化调整组织机构及提升技术层级。相较各省级和地方设计院,公司的客户群体具有更强的多元性,使得公司得以更有效的打破地域性壁垒,将多年积累的先进规划理念充分运用于全国其他地区,变地域限制为地域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分公司数量已达到21家。未来公司将继续依靠成熟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以分公司为支点,发挥业务承接、区域业务协调、品牌建设、资源整合、客户维护、吸引智力人才、强化科研能力等功能,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效率。

  首先,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广东省数字化TOD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更新研究工作站,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其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公司设立了创新与研发中心、智慧城市创新中心、信息科技研发中心以及智慧城市与未来社区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拥有规划设计与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深入探索前沿领域的信息技术,不断加大对智慧城市、智慧运营等相关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研究,陆续投入研发了大数据分析诊断平台、在地化服务平台、产业大脑平台、城市空间数据CIM平台、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时运行系统、AI辅助规划设计系统、AIGC技术应用平台、产业大脑、公园宇宙APP等多款前沿领域智能化平台,有力提升了公司在城市规划设计咨询和智慧城市领域的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公司加速数字化赋能奠定了基础。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5,327.5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1.03%,目前研发团队有博士4名、硕士37名,拥有丰富的专业背景与行业经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及技术支撑。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推进研发成果的推广转化,2023年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新增专利申请10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已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发明专利,拥有5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作品著作权。

  作为少有的在规划设计领域具有技术专长的优势民营规划设计企业,公司得以受邀参与广东乃至全国相关区域政策和技术指引的制定过程,承担了一系列行业主管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委托的课题研究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先后承担了各级课题累计超过30项。相关课题研究实践在丰富公司技术经验、提升公司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有力地增强了公司在行业和市场中的线年,公司参与制定的《深圳市建筑工程 BIM 应用指南(第一版)》《城市既有社区韧性评价标准》《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标准》《建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导则》《智慧营区评价指南》《智慧营区建设指南》《智慧营区数据处理服务要求》等多项行业技术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进一步体现出公司科技技术综合实力水平。

  在规划设计行业,项目经验往往是支撑公司业务拓展的重要因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开展的各类项目超过5,500项,在新城新区开发、城市更新(含城中村改造业务)、TOD综合开发、景观环境提升、综合管廊、特色小镇、乡村建设、规划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技术特色和产品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21项国际级奖项、39项国家级奖项,142项省级奖项,184项市级奖项,范围涵盖了城乡规划、交通、市政、景观、研究咨询等多个方面。丰富多样的项目经验使公司具备了较为突出的城市重点地区空间设计能力、擅于运用新型的空间整合技术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开发阶段项目的各项规划需求,有效满足城市发展变化的需要。

  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建立了符合规划设计业务发展和分公司快速拓展相关要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总部及各分公司之间信息、人员、技术、资料的合理调配,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项目质量。

  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知识的交流、积累、传承和输出。分公司作为公司市场布局的触角和增加客户粘性的抓手,公司对分公司和新进员工的经营管理统筹和知识技术的输出是保证公司高效运行的核心要点,公司包含知识管理及共享平台在内的经营信息平台能帮助分公司和新进员工快速获取公司多年的项目经验和积累。各分公司在技术水平上的快速成长提升了公司的在地化服务水平,从而使公司在实现团队快速扩张的同时,保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和项目质量的稳定。

  公司成功上市后,凭借对市场需求和未来业务发展的趋势研判,及时对公司业务部门进行了整合,突出各事业设计部门的技术特色,打造拳头产品,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赢得先机。

  人才是规划设计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优秀的设计团队,包括人员素质、设计理念以及实践经验等,公司拥有来自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的国际化高素质综合设计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31.08%,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到90%以上;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人、中高级职称员工257人;多名骨干成员在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学术组织中担任委员等职务;多名优秀设计师被授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十佳青年规划师”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十佳青年景园师”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十佳青年景园师”等称号。

  公司遵循“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企业”的人才战略,采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绩效考核和工作模式等措施,逐步打造出了一支由具有较强行业洞察力和领导力的资深管理团队领衔的结构合理、团结敬业、年轻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人才队伍。公司人员队伍专业覆盖充足、结构合理,教育程度在行业中处于较领先水平,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公司未来提供更具创新创意、更专业的综合设计服务提供了保障。

  公司凭借着先进的技术服务、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有效的技术分享管理,业务逐渐辐射至全国其他区域,不仅开拓了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惠州、中山、肇庆等地各级政府和功能区管理机构的客户资源,也积极与中国交建601800)、中国铁建601186)等国有大型建设类企业和国内资本一起进军海外市场,在尼日利亚(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城市设计项目)、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项目规划设计咨询服务)等地提供规划设计服务,输出国内的规划设计经验。

  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样性的客户群体使得公司能够较为从容地面对可能存在的市场波动。公司以优质的设计质量及快速的服务响应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在行业内获得了较好的声誉,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3年是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以打造“智慧城市规划运营专家”为目标,坚持战略引领,明确经营目标,扎实推进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等各项工作,在保持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在智慧城市、智慧运营等新业务方向上的战略投入,努力实现产品和技术突破,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2023年,在行业景气度下滑的大背景下,公司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公司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整体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82.38万元,同比增长9.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05.76万元,同比增长43.59%。

  2023年,作为公司传统、支撑的业务板块,规划设计业务收入43,700.05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0.51%(近年来占比均超过90%),同比增长5.43%,毛利率为46.89%。其中,作为公司规划业务中的拳头产品,城市更新类业务营业收入10,881.57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2.54%,毛利率47.38%;乡村振兴及村庄规划类业务营业收入3,864.87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00%,同比增长27.20%,毛利率43.68%。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拳头产品的技术优势,夯实主营业务底盘。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华南、华东、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其中华南和华东地区收入占比较高,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14%、26.01%金诚信机械设备。公司在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深耕业务,市场开拓较为深入,竞争力较强;另外,公司来自于华南地区以外的收入占比为44.86%,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建设分支机构所带来的优势和业务机会。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政府类(包括国有企业)客户与非政府类客户的占比分别为 81.78%、18.22%。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政府类(包括国有企业)客户占比增加,客户信誉度较好。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招投标模式和直接委托模式的占比分别为72.85%和27.15%,其中招投标模式的收入同比增长25.68%。公司在业界积累了明显的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2023年,公司新签合同数量及新增合同金额均实现了一定增长,其中新签合同数量同比增长8.51%,新增合同金额在连续2年同比下滑后,2023年企稳回升,同比增长2.50%。

  2023年,公司持续大力拓展城市运营与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相关业务,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培育增长第二曲线。报告期内,公司设立控股孙公司深圳市蕾奥智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专注智慧园区、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服务;另外,公司与天津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天津津旅蕾奥智慧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助力公司介入城市数字文旅和智慧运营领域。

  2023年, 城市运营与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相关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79.94万元,同比增长125.62%。经过近几年的战略转型,公司智慧城市、智慧运营等业务布局已初步形成,智慧赋能“P+F+EPC+O+S”全流程架构亦初步建立,多个领域都有了关键进展,即将进入投资回报期,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

  2023年,即使在经济放缓、行业下滑的大背景下,公司始终保持稳定充足的人员及研发投入,不断强化公司科技属性,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城市蕾达、CIM基础平台、在地化数字支撑平台、产业大脑、蕾AI效果图平台、数据中台、公共服务终端(公园宇宙)等七大智慧城市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稳步推进,陆续上线,并不断迭代升级优化、提高效能。

  公司坚定不移地以打造“智慧城市规划运营专家”为目标,秉承“根植深圳、服务全国、延伸海外”的经营理念,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致力于为政府及各类开发建设主体提供精准有效并兼具操作性的建设规划解决方案。公司将利用深圳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试先行的制度优势,持续贯彻推行“行动规划+运营咨询”核心理念,延展业务链条,突出品牌特色,完善制度建设,调适组织架构,强化在地服务,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公司依据目前对市场需求和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研判,未来将继续夯实已有基础,做大做强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业务;聚焦两大新赛道,努力开拓城市运营业务与智慧城市(数字经济)业务;构建一个生态圈,大力发展与智慧城市规划运营相协同的投资业务。

  作为公司的传统、支撑的业务板块,公司将会保持并继续扩大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业务,努力打造各个业务部门的特色产品,通过标杆性的拳头产品打造树立行业内的独特地位;同时,继续以分公司为核心,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网络强化在地化服务,挖掘优质分公司经验科学管理,使其协同发展。公司期望能实现以下目标:

  顺应中国城乡建设和规划改革的趋势与需求,深耕挖潜规划设计主营业务,拓展分支机构,扩大市场覆盖面,以详规、TOD、城市更新、大尺度景观规划等蕾奥优势产品为抓手,全力拓展城乡规划、城市更新与土地整备、景观园林、建筑设计、交通、市政和开发实施咨询(在地化服务)等领域,提升产品能级,力争在产值规模、产品类型、市场覆盖度方面形成新的突破,打造成为中国规划设计咨询机构的标杆企业。

  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拓展延伸规划--设计--咨询--运营产业链,围绕“P+F+EPC+O”的业务框架,继续完善国内分支机构的建设,开辟海外市场,打造成为理念领先、创新驱动、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企业,在解决中国城市病、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输出中国城乡建设成功经验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服务市场拓展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打造世界知名的规划设计咨询机构。

  中国城市化在经历长期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结构性调整的下半场。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央提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总体思路,随着 “城市更新行动”、“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推出,城市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升级提质阶段,土地开发模式也正在从粗放开发模式向精准运营模式转变。未来城市大规模的新建开发速度将逐步放缓,与此同时更为巨大的存量市场需求正在被激活,传统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公司将立足于在行动规划领域已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整合资源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城市运营业务,引领精准运营时代的行业变革,树立精准运营时代的服务标准,成为地方政府和大型开发项目业主高度信赖的专业城市运营服务商。

  未来城市运营业务主要包括“城市运营咨询”和“城市运营服务”两大核心方向:

  城市运营咨询包括城市运营一体化综合咨询、片区运营一体化综合咨询、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城市开发建设投融资专项咨询、城市产业发展专项咨询、城市营销专项咨询等。核心目标是为各级政府和平台公司提供城市运营总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与招商引资相协同的产业发展规划及重大开发计划;与市场需求和地方财力相匹配的土地供应计划、公共投资计划、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双碳解决方案、投融资解决方案、城市营销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相适应的行动计划与考核机制等。

  资产运营管理服务。为地方政府、各类园区和大型企业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园区、城市公园、未来社区、商业及文旅项目等固定资产和数字资产的保值增值服务,涵盖招商引资、产业运营、Pre-REITs、数字管理平台及细分场景建设及运维等多个领域。

  3、智慧城市(数字经济)业务——拥抱AIGC新技术、强化需求端优势、拓展新场景应用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智慧城市将引领中国城镇化下一阶段发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中央、国务院2023年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也提出要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工作。公司已经着手利用AIGC技术,通过自研和接口的方式赋能现有业务,并初见成效。此外,面对如此巨大的智慧城市相关业务体量,公司正在努力搭建数字孪生产品线、双碳大数据以及数字空间等业务模块,充分利用在地化服务和产业大数据,从三个方向构建公司智慧城市产品与能力体系,即规划数字化转型产品、智慧城市新业务产品和社会服务新应用产品,强化“智慧城市规划运营专家”品牌价值,增加科技属性,为公司产品开发和业务赋能。包括但不限于:

  数字孪生系列产品,为城市、园区、社区、大型企业提供基于BIM、GIS、CIM等技术的数字孪生空间底座服务;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乡村等综合运营管理平台;规划设计云、智慧地下空间、产业地图、产业大脑、智慧应急、智慧停车、智慧景观、智慧健康等细分场景运营管理平台、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专项技术的应用服务、城市空间场景类元宇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服务。

  双碳大数据,将为城市、园区、社区、大型企业提供双碳发展战略咨询、碳资产评估和管理、双碳产业规划、双碳行动方案、双碳大数据平台、绿色建筑、ESG评级、新能源规划等服务;

  数字空间,将打造规划设计云平台,为规划设计云、智慧地下空间、产业地图、产业大脑、智慧应急、智慧停车、智慧景观、智慧健康、元宇宙等各类细分应用场景提供数字空间底座、细分应用场景和产品的研发设计。

  为确保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将在稳固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投资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中的关键部分。投资并购不仅有助于丰富产品组合,还将提高公司的业务规模。公司将根据整体发展战略,精心挑选与公司业务发展方向相符的优质项目,进行合理的投资并购。这将促进公司业务协同效应、销售协同效应和研发协同效应的产生,从而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并为公司价值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

  夯实公司主营业务底盘,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拳头产品上的技术优势,继续进行在地化的扩张,保持业绩的稳步上升。

  (1)继续强化部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从实施多年的“全能型部门”的谋生模式向专业型部门转型,提升深圳总部作为公司研发和生产的综合能力;

  (2)强化包括控规实时运行系统、城市更新、TOD、大尺度景观规划等公司拳头产品的技术标签,通过研发+内训+推广三位一体的方式,大幅提升公司的技术能力和生产效能的同时,不断扩大公司在优势项目上的市场影响力;

  (3)加强分子公司的管理与建设。一方面,充分挖掘各分子公司的市场触角功能,扩大市场网络的覆盖度;另一方面,全面升级深圳总部和各分子公司的合作体系,做到全局一盘棋,协同发展;

  以传统业务为触角,以城市运营咨询业务为新引擎之一,通过双向赋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强化产业规划技术能力,率先把公司打造成为能够将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深度融合的综合机构;

  (2)延伸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业务链条,深耕城市运营咨询业务,针对政府和企业在运营层面的诉求,整合金融、招商、产业、运营等多方面资源,从理论研发、政策影响、产品开发和宣传推广等不同角度立体化推进城市运营业务的市场需求培育和开展,提供城市各类项目落地实施的咨询服务;

  (3)加强与国内城市运营产业链条上头部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城市运营业务发展,提高城市运营服务水平。

  (4)继续推进样板工程,公司计划于新的报告期内形成多个示范性项目和样板,为公司打造业绩增长第二曲线、创新引领,继续强化科技研发工作

  公司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在规划设计咨询业务领域的应用,不断探讨生态、智慧、大数据、AIGC等技术在业务中的实践,并力图在城市建设运营领域开发紧密服务于实际需求的科技产品,形成新的业务亮点,助力中国城市和规划行业智慧发展。

  (1)打造共性数据赋能平台。在已经建立并不断充实的公司数据库的基础上,一方面打造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共享,为不同的业务应用提供全面的数据管理和处理支持。另一方面,建设CIM基础平台,实现对城市中多源、异构的二三维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对空间数据的空间计算能力和可视化能力。

  (2)集中资源,建设具有公司特色的智慧城市服务及产品。包括:城市/社区体检诊断系统、在地化服务数字化支撑系统、规划智能设计与评价平台、产业大脑、基层社区治理系统、智慧社区APP、C端公共服务专家终端,以及利用AIGC技术打造的技术赋能平台,通过AI辅助工具在公司内部的逐步使用,降本增效,并致力开展智慧产品对外销售,优化公司收入结构。

  (3)通过自主研发,将公司内部专属的项目管理运行系统逐步升级为 “规划设计云平台”。首先,扩展到吸纳外部专家与专业团队的能力资源;接下来再升级到行业共用的项目平台,最终目标是建成社会共同参与并拥有的智能化规划工具。未来,“规划设计云平台”不仅公司内部人员可以使用,同时也会开放给客户(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开发建设类企业等甲方)、行业专家、规划从业人员等相关方使用,旨在打造一个未来规划领域的通用平台。公司力争通过以上领域的探索,全面整合公司的设计、管理能力,提升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增强公司科技属性,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空间上,公司继续实施在地化市场拓展战略,开展在全国的战略布点。将结合市场特点,逐步建立三级市场网络体系,计划在珠三角、长三角、胶东半岛、成渝等地区进一步完善公司服务网络,强化国内战略布局,优化市场拓展机制,延伸服务触角,并择机恢复海外业务、加大开辟海外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

  在合作上,公司一方面将加强与地方、各类学会协会在线上推广和线下活动的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将强化与平台公司和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建立广泛而深入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各种形式扩展城市运营和开发咨询等新型业务,延伸规划设计业务产业链条,发挥企业优势,扩大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公司全资控股的投资平台,加强与顶级创投机构、知名投资企业的深度合作,研究各种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投资业务,在上下游领域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构建公司自身的技术和市场生态圈。

  公司业务的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城市化进程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多个因素紧密相关。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历着发展模式转换、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将从速度导向转向质量导向,政府在相关领域的预算支出增长可能会减缓,从而对规划设计行业的市场空间及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为应对此类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把握并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捕捉新的行业发展机遇。同时,公司将加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拓展力度,以降低此类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作为根植深圳、辐射全国的规划设计优势企业,公司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行业资质管理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兴企业不断涌入,同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若未来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竞争优势,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为应对此类风险,公司通过实施规划设计服务网络建设战略,积极开拓市场;同时,在不断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和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管理和技术能力,确保在创新和服务方面保持优势。通过实现业务跨区域协同发展,公司力求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确保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在中国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经营情况和资金压力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放缓,进入调整期。公司的部分房地产公司客户可能会因国家政策、宏观调控或经营不善而资金紧张,导致公司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或者发生坏账,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此类风险,公司通过及时了解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和市场动态,加强对房地产公司业务合作的风险管控。同时,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和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账款催收措施,加强对客户信用调查、账款管理和账款回收工作。

  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定制化和非标准化的特点,凭借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为客户特定建设和发展需求提供综合性高、可行性强的规划设计服务和方案,是公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的关键。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创新。但随着城市发展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若公司未能及时开发相应的新型技术和服务,研发项目没能顺利推进或者推进不够及时,将会损害公司的客户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影响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此类风险,公司通过总部专业化机构调整,持续优化研发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研发管理体系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业务体系对接,通过决策风险控制,强化过程监督,完善成果的审查等多方面保障技术研发与创新。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将围绕主营业务展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对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发展、专业人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周期延长或项目建成后不能如期产生效益或实际效益低于预期效益,对公司的战略布局和长期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此类风险,公司将持续关注并积极跟进募集资金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密切跟踪行业技术动态、深入了解市场发展状况,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及公司内部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及节奏,推动募集资金项目顺利建设并达到预期效益,保障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搜索

网站地图